995健康提示:石家庄中医治癌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肿瘤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今日秋分!“暑退秋澄转爽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今日秋分暑气完全散尽
万物阳气渐衰
阴气渐长
凉燥与秋寒已然登场
在这个疾病易发的“多事之秋”稍有不慎
便容易引发感冒
咳嗽
肺部不适等症
“外御寒、内润燥”秋分
是平衡阴阳
滋补调养的大好时节
牢记以下三忌、三宜、三秘诀顺利过好难熬的15天!
三忌
1.忌过度贪凉引发病症
肠胃对寒冷的刺激格外敏感若防护不当
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更易加重原本的胃病
此时要少贪凉
可多吃易消化的滋补食物
芝麻、核桃、生梨、银耳等皆可让身体能顺利适应从夏热至凉秋的过程
早晨空腹胃虚喝碗热粥
可让肠胃得到滋养
还可补充营养
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
2.忌秋伤于湿引发冬季咳嗽
中医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秋季是肺气最旺的时刻
轻微的阴湿之邪会潜藏在体内
不易显现
等到深秋入冬时肺气变弱
潜伏的阴湿之邪就会暴露出来
从而引发痰多咳嗽等症
少吃秋瓜尤其是西瓜、甜瓜、凉拌黄瓜等生冷的瓜类
少吃油腻食物
容易堆积湿气
使痰湿停滞体内
可将甘草、生姜、陈皮、荷叶、蜂蜜一同冲水饮用不仅可以化湿
还可止咳化痰
改善口气
3.忌暴食乱补增添负担
虽说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也要讲究营养均衡
适度进补
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
引起不适
无病不需药补:是药三分毒过度滥用滋补品
不仅增加经济压力
还会使身体过度兴奋
烦躁激动
血压升高
从而诱发心血管、肠胃等疾病
食补切勿过量:饮食要全面而均衡丰富而不过量
果蔬肉类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获取
不可暴饮暴食
影响身体吸收代谢
增添器官负担
石家庄中医治癌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肿瘤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578519196或者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三宜
1. 轻缓运动 循环气血
秋高气爽的时节空气中含氧量较高
是运动的最佳时刻
可遵循秋季养“收”的原则
选择轻松平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
散步、慢跑、打太极、舞剑等最佳以周身微热
尚未出汗为宜
切勿大汗淋漓
损耗阳气
也可爬山登高望远
配合呼吸
不仅能调养肺气
还可提高身体免疫力
以及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抗能力
让人身心愉悦
运动时间最好是太阳升起之后开始
太阳落山前结束
不宜过早或过晚
2.早睡早起舒展阳气
《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
秋季寒气逐渐上升阳气趋向收敛
夜越深寒气越重
容易入侵体内
此时不宜熬夜
应顺应自然规律
早睡早起
早晨6点-7点起床顺应阳气的生长
令肺气舒展
晚上9点-10点入睡
有助于阴精的收藏
每天早睡一小时午休20分钟左右
调整作息
勤伸懒腰
增强全身供养
方能保持充足的精力
3.每晚泡脚祛除虚寒
秋分时节可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
每日泡脚
温通阳气
祛风驱寒
来提高身体免疫力
补足肾气
泡脚时可加入陈皮排湿寒气、润肠通便;加入白醋
改善失眠多梦
放松精神
加入食盐防止裂脚、去除角质;加入艾叶
清肺热
缓解咳嗽;加入生姜
预防感冒
缓解手脚冰凉
每日泡脚20分钟左右配合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促进气血循环
有助于安神宁心
提高睡眠质量
三秘诀
一.秋分养生宜吃三宝
秋分的"燥"与白露不同白露的“燥”是“温燥”
而秋分的“燥”是凉燥
饮食方面要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1.白萝卜:润肺化痰
俗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
白萝卜水分充足可对抗干燥的天气
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
大量的植物蛋白和叶酸
都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有通气降火润肺化痰
滋阴生津
消食下气
改善便秘等作用
可与莲藕、排骨一同熬制成莲藕萝卜排骨汤
可补益脾胃
是秋冬补身佳品
2.枣:健脾养胃
秋季与大枣堪称绝配大枣味道甘甜
性温
有补充益气
安神养血
健脾养胃的作用
因此脾虚贫血
气血不足
手足不温
容易痛经
失眠的人都可吃些大枣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生吃鲜枣容易生湿热
涨肚子
可晒干食用
也可水煮
还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但是枣的含糖量过高
建议每日不超过10颗
体内湿热者不可多吃
容易出现口渴胃胀等症
3.红薯:补虚强肾阴
《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之功效””
红薯营养丰富而全面是不可多得的“长寿食品
”其中富含膳食纤维
热量低
饱腹感强
可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
常吃红薯可保持血管有弹性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还可提高免疫功能
延缓智力与机体的衰老
可与大米一同熬制成红薯白米粥方便又营养
二.内润燥、外御寒调节好体内阴阳
1.内润燥:
秋属肺金宜收不宜散
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适当多吃甘润的食物
如百合、莲藕、糯米、蜂蜜、乳品等
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秋燥津液易伤容易引起干咳
皮肤干裂
大便干结等燥症
补水保养
是秋季之重
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也可喝些乌龙茶一类的青茶
不寒不热
既可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2.外御寒:
秋季气温变化大体内阳气内收
体表的抵抗力急速下降
风寒配合秋燥
对肺部伤害极大
容易出现伤风感冒
风湿
筋骨受损等症
外出时要及时添衣
夜晚入睡关好门窗
盖好被子
切不可露出身体
尤其是腹部、腰部、关节等
以免寒气入侵机体损伤阳气
诱发疾病
内润燥外御寒
相互配合
才能遵循阴阳平衡的养生原则
有效避免肃杀之气进入体内
使身体各项机能更好的运作
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穴位按摩:
1.气海穴 :温阳益气
按摩方式:将掌心搓热放在气海穴上
画圈轻揉
先逆时针
再顺时针
各35圈左右
作用:气海穴位于人体中央素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
按摩此穴可缓解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之症
也可缓解疲劳
温阳益气
有补虚之效
2.肩井穴 :疏通气血
按摩方式:将手搭在对侧肩头用中指指腹或中间三指指腹按揉
早晚各一次
每次3分钟左右
作用:有疏通全身气血疏风散寒
解表的作用
适合风寒感冒
也可缓解肩颈疼痛
落枕等症
3. 中府穴:调理肺气
按摩方式:将一侧手臂抬起另一只手的中指指腹轻柔的按压此穴
两侧交替按压
每日2-3次
每次3分钟左右
配合转动胳膊和扩胸运动
作用更佳
作用:有宣散肺邪调理肺气
安神定志
缓解咳嗽的作用
秋分过后凉意更浓
多喝水勤保暖
少熬夜
常运动
抓住养生的最佳时节
增强体质
养护身体健康
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
全国咨询电话:0311-85666133
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 全国咨询电话:0311-85666133
人体健康加油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