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初元营养液风波 如何挑选进口保健食品

文章简介:江中初元营养液风波 如何挑选进口保健食品。依据我国《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十三条,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特殊营养食品广告不得宣传保健功能,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

新快报记者随即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现“初元”系列只有“初元牌酪蛋白氨基酸口服液”(国食健字G20100648)、“初元牌核黄素氨基酸口服液”(国食健字G20100569)获得了保健食品批号,功能都是增强免疫力,但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难觅踪影。而术后型、体虚型、放化疗型三款销售主力产品并没有保健食品批号,只是一般食品。

“初元”系列产品号称可针对术后人群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的几家药店,发现两家药店已经不再销售“初元”产品,具体原因店家没有细说。而另两家货架上仍有少量“初元”系列,其中以针对术后型和体虚型产品为主。销售员介绍说,这两款保健品销量都很好,多数是用来送礼。销售员还说,这些保健品对后期康复很有帮助,甚至超出了保健的范畴,有药物康复的功效。

据了解,江中集团“初元”系列产品主要有:有针对术后型、体虚型的“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针对放化疗型的“初元甲鱼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以及针对住院病人及病后人群、体质虚弱人群、老年人和儿童的“初元均衡蛋白营养粉”等。

据江中集团官网介绍,“初元”专为病人康复设计,针对不同病人开发了多种康复营养液,分为术后型、体虚型、放化疗型。具体介绍中也分别提到“有利于手术后患者早日康复”、“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有助于病人身体康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放化疗人群的身体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昨日在京东商城[微博]上,记者看到,“初元”相关系列产品售价不菲,且正在大搞促销,如“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Ⅰ型),参考价为436元,降价为299元;“初元甲鱼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参考价1200元,降价为999元;“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参考价为310元,降价为249元。

江中初元“初元,18种营养,专为病人设计。看病人,送初元!”张国立为初元做的这则广告令初元声名大震。然而,近日据《新快报》报道,号称 “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放化疗人群的身体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的初元产品只有两种有保健产品批号,其余热销产品均只是普通食品。就在不久前,汤臣倍健也卷入了类似的虚假宣传风波。没有“蓝帽子”却号称有保健功能,价格昂贵却只是普通食品的初元与汤臣倍健们,叫消费者如何信任你?

初元热销产品没有“蓝帽子”却号称有保健功能

没有蓝帽标志(即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获批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却号称是保健食品,从而引起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初元”相关系列产品目前就涉嫌此事。

据了解,江中集团“初元”系列产品主要有有针对术后型、体虚型的“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针对放化疗型的“初元甲鱼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以及针对住院病人及病后人群、体质虚弱人群、老年人和儿童的“初元均衡蛋白营养粉”等。

据江中集团官网介绍,“初元”专为病人康复设计,针对不同病人开发了多种康复营养液,分为术后型、体虚型、放化疗型。具体介绍中也分别提到“有利于手术后患者早日康复”、“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有助于病人身体康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放化疗人群的身体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京东商城上, “初元”相关系列产品售价不菲,如“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Ⅰ型),参考价为436元,降价为299元;“初元甲鱼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参考价1200元,降价为999元;“初元复合肽特殊膳食营养液”,参考价为310元,降价为249元。

但“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宣传语是国家规定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而在一些“初元”产品包装盒上,却并未发现“蓝帽”保健食品标志。据规定,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确认、审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将获药监局授予《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在外包装上有该标志。

《新快报》记者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现“初元”系列只有“初元牌酪蛋白氨基酸口服液”(国食健字G20100648)、“初元牌核黄素氨基酸口服液”(国食健字G20100569)获得了保健食品批号,功能都是增强免疫力,但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难觅踪影。而术后型、体虚型、放化疗型三款销售主力产品并没有保健食品批号,只是一般食品。依据我国《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十三条,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特殊营养食品广告不得宣传保健功能,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

汤臣倍健也陷入虚假宣传漩涡

向来自诩为“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导品牌和标杆企业,中国保健行业第一家AAA信用等级企业”的汤臣倍健,近日也陷入了一场虚假宣传的漩涡。

2013年2月中旬,有消费者向《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反映,称自己购买的汤臣倍健公司生产的系列保健食品的汤臣倍健左旋肉碱片,并无保健食品批号,随即向汤臣倍健公司所在的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经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答复,在该产品外包装上所标注的编号为QS4404 1301 0979的生产许可证副页所对应的食品品种明细中不包括左旋肉碱片。而记者在对该编号进行查询后发现,其所对应的产品为:糖果制品(糖果)。

在汤臣倍健的官方网站上,按照产品属性分类,左旋肉碱片被划归到功能性产品中,在该产品的介绍中引用了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罗海吉教授对左旋肉碱的介绍,“左旋肉碱又称维生素BT,是‘多功能营养品’,主要作用是作为‘脂肪酸运输车’将脂肪酸运送到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燃烧,放出能量,运动前服用会收到良好的减肥效果。”而该产品的营养需求人群为“需要控制脂肪增多的人群”。

而在京东、当当等购物网站上,汤臣倍健则直接将该产品划归到“营养健康、美体养颜”的子目录中,并为其增加了例如“减肥瘦身、消除脂肪肝、心脏保健、抗衰老、有利于婴儿健康”等功效。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详细核查了汤臣倍健左旋肉碱片说明书中的QS认证号码以及执行标准后确认,该产品并不属于保健食品的范畴,属于普通食品。

无独有偶,汤臣倍健旗下的另外两款产品,标注为美国原装进口的“骨胶原高钙片”和“葡萄糖胺片”同样没有蓝帽标志,却对外宣称是保健品。据悉,汤臣倍健另一款美国原装进口产品ω-3鱼油软胶囊,同样作为普通食品进口到中国,亦被宣称是“进口保健品”。

企业夸大宣传会误导消费者

在目前的中国保健品市场上,肯花大价钱购买保健品的还是身体有这样那样不适的人群,大家都是奔着产品宣传上的能改善什么什么病症去的,而这些昂贵的号称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却只是普通食品,一旦明白真相,消费者心里很难平衡。

律师界专业人士认为,在普通产品的包装上特别强调该产品可能具备的功效,同时在广告宣传中突出产品的功能性,显然,这种宣传方式意欲使消费者把本是作为普通食品的产品与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相混淆,这种做法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据了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保健食品现有的27项功能合并、减少为18项。每一款保健食品在申报的过程中,都有严格的要求,要经过各项实验、检验后才能认定其功能,比如可以提高免疫力等。

将普通食品伪装成保健食品来销售,扰乱了保健品的市场秩序,还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应重视社会效应,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公司法也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保健(功能)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

一个保健食品要取得批号在市场上销售,就必须通过严格的动物毒理和人体试食试验,确保产品无毒且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会标注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年号】××××号”,或者是“卫食健字【年号】××××号”。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市民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另外,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保健药品的“药健字”在2004年前已被取消,市场上已不允许这种批号流通。

食品的批号是“卫食字”,食品虽然必须保证食用安全,但没有经过功能试验,因此是不允许宣传功能的。一般食品和保健(功能)食品有共性也有区别。

共性: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的第一功能),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食品的第二功能)。

区别:(1)保健(功能)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2)保健(功能)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含量较低,在人体内无法达到调节机能的浓度,不能实现功效作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通过提取、分离、浓缩(或是添加了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的第三功能。

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药品的批号是“药准字”,药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副作用;保健(功能)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那么,应该如何区别药品和保健品呢?

第一,药品的生产及其配方的组成,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和多年的临床观察,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保健品不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这样,属于药品的必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而属于食品的则没有这个过程,没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空气的清洁度,无菌的标准,原料的质量等必须符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制药厂的质量控制要求,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其生产过程的标准要比药品的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区别。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选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在购买时看看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并严格按说明书所推荐的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购买所谓“保健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或号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有很大一部分针对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企业营销人员针对老年人信息不灵、喜贪便宜的心理特点,往往以发放小礼品为诱饵,通过散发街头小广告、拨打电话等方式,“盛情邀请”不明真相的老人前往聚会听讲。在现场,他们谎称为回报社会,以优惠价出售保健品。不少老人在业务员诱导下,听信其夸大的功效,倾囊而购。

因此,特别提醒老年消费者,面对保健品销售需警惕以下四类陷阱:

陷阱一: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免费使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到现场。很多老人最后往往因为觉得不好意思,抹不开面子而购买其产品。

陷阱二:以高科技的幌子上门推销,老人难辨真伪,很容易被说“晕”了。买下这些昂贵的“灵丹妙药”以后,既没发票也找不到店铺,出了问题常常只能自认倒霉。

陷阱三: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名号,让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医,用违规操作的虚假检测结果,忽悠老人购买保健食品。

陷阱四:利用老人渴望亲情的心理,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让老人上当。

其实,保健食品是指有特殊效果的食品,某种保健品一般只适合特定的人群,而且一般保健品都含有多种添加剂,盲目使用反而对身体有害。老年人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如需进补,应在医生建议下,购买和服用保健食品。

如何挑选进口保健食品

随着国外保健食品的不断进入,人们可以在市面上见到越来越多进口的保健食品。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百姓不知其中奥秘,趁机花样翻新,鱼目混珠。如何挑选进口保健食品呢?这里就教您五招。

第一招:认准标志 正规的进口保健食品上,应有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以及保健食品批号,如“国食健进××号”。

第二招:中英对照 在很多人看来,进口保健食品全是洋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实际上,国家有明文规定,正规的进口保健食品,应有标准的中文、外文对照标签,而且中文字体必须大于外文字体。

第三招:验证合格 正规的进口保健食品,必须能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有效卫生合格证书,并贴有防伪标志。

第四招:产地清楚 很多进口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看不出它的出产地。而按规定,产品上应标明产品的原产国家或地区、代理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老百姓可利用中英文对照,检查是否标注。同时,也可弄清楚,您买的到底是不是进口保健食品,不要闹一个“made in china(中国生产)”的笑话。

第五招:具备基本要素 很多人认为,进口保健食品是洋货,可能有洋货的要求,跟国产商品不一样。很多进口保健食品推销员也正是拿此说忽悠消费者。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正规的进口保健品一样也必须有商标、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有效日期等国产保健品标准要求。

保健品认识六误区

误区一:保健品能治病。说保健品能够治疗甚至治愈疾病,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保健品可以调节、增加人体的某些机能,像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在正常服用药物的前提下,选用一些保健食品辅助治疗。而且要注意,选择保健品一定要对症下“药”,一定要根据身体所需,最好有医生的诊断建议。将保健品以药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一旦停用,往往会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适。如果以保健品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影响治疗,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及生命。

误区二:拿保健品当饭吃。一些消费者听信广告宣传,把保健品当饭吃,认为服用了多种维生素就可以少吃蔬菜水果,吃了钙片就可以不喝牛奶豆浆……这些想法非常荒唐。其实任何正规医院的医生或者营养专家都会告诉你,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日常的饮食。任何营养品都不可能代替日常的食物为我们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您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吃得适量,吃得均衡,就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误区三:过量服用保健品。有人觉得年纪大了,应该补补身体。于是亲朋好友送,自己买,保健品越吃越多,结果造成过量服用,不但增加胃肠负担,还引发毒性反应。例如我们常见的人参,肯定是好东西,但并非什么体质的人都能吃。吃得不对的话,会引起发热、上火、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对于长期酗酒的人,可能酒精已经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这时如果服用深海鱼油,就可能使肝功能受损。部分滋补保健品应当按疗程服用,否则很容易营养过剩或产生副作用。

误区四:撇开医生胡乱买。一些老人每天要吃好几样保健品,结果吃出一身病。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首先搞清楚自己缺什么,再确定补什么,怎么补,吃多少合适。例如,蛋白粉适用于患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晚期癌症者,如果消化功能不错,能吃豆制品、肉蛋类食物,就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服用保健品不仅应因人而异,还要因病、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盲目滋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者,就不宜服用鹿茸类补品,否则会导致头晕、目赤、吐血、尿血;又如腹泻者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只能是雪上加霜。

误区五:价格越贵越好。现在保健品行业有一句话,叫做一成成本、二成流通、三成广告、四成利润,就是说保健品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投到了广告和销售商家身上,真正在产品营养价值环节的投入少之又少。所以价格越贵并不见得效果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样一种功能,一种产品包装豪华,天天做广告,价格自然奇高;另一种产品,看着不起眼,其实营养价值并不见得比前者差多少。

误区六:迷信“高科技”。现在市场上各种打着“高科技”牌子的保健品,一茬接一茬往外冒,消费者一次次掏腰包,结果仍然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例如被广告吹得神乎其神的卵磷脂,说可以使人头发变亮,精神好,食欲增加,减少关节发炎,帮助记忆力恢复。事实上,蛋黄、大豆、玉米、棉籽、油菜籽、葵花籽及猪脑中都含有卵磷脂,一般人每天吃1~2个鸡蛋,摄取适度的胆固醇及油脂,就可以满足肌体对卵磷脂的需求。

(责任编辑:孙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