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病因 >> 正文
多发性硬化造成因素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9日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在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了个体易感性。常见症状复杂多变,病程呈自然缓解与复发的波动性进展,感染、过劳、外伤、情绪激动对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多发性硬化的呢?
环境因素造成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有区域性,在寒温带多见,热带则较少。欧洲人发病率高,而东方、非洲人患病率较低,发病率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
遗传因素造成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血亲发生多发性硬化者较一般人群高15~30倍,最高是兄弟、姐妹,其次为双亲。双胞胎的患病一致率在异卵者为5%~15%,在单卵者高达25%~50%。
自身免疫反应造成多发性硬化:包括用髓鞘或髓鞘碱性蛋白引致的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其病理改变与多发性硬化相似,提示同免疫损害有关。
病毒感染造成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发病与感染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中的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有关,在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检测到多种病毒抗体的滴度升高,如疱疹病毒(水痘、单纯、水痘单纯)、麻疹病毒等,但均未能获得满意的复制。
温馨小贴士:多发性硬化一般不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通过适当治疗,可完全或部分恢复,但是反复发作者可导致肢体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部分患者因为脑部病变的因素以及精神压力而出现抑郁症,严重者可导致自杀。
- 上一篇:引起多发性硬化症的原因有哪些?
- 下一篇:没有了!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