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方向展望

文章简介:2014年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方向展望 近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变化很大。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不断提高,一些成像诊断设备已从中国组装发展到中国制造甚至中国开发生产,国产血管支架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80%左右,国产彩超机占60%左右。

近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变化很大。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不断提高,一些成像诊断设备已从中国组装发展到中国制造甚至中国开发生产,国产血管支架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80%左右,国产彩超机占60%左右。

一、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有望“逆袭”

目前,国内涌现了一批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例如,以监护仪、临床试验、数字超声产品见长的迈瑞、以一次性医用耗材、骨科材料、心脏支架为拳头产品的山东威高,以及东软、乐普等公司。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有效的磁共振设备注册证有84张,其中国产磁共振系统注册证53张、进口磁共振系统注册证31张。在国产磁共振设备中,永磁型系统注册证有39张,超导型系统注册证有14张,涉及生产企业20家;在进口磁共振系统中,永磁型系统注册证有7张,超导型系统注册证有24张,涉及生产企业6家——从中不难看出,国产磁共振系统发展势头迅猛。

二、医疗器械产业结构有望大幅提升

2014年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全面深化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开局之年,《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评定标准》也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将在3月颁布实施。

可以预计,2014年开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首负责任将进一步得到落实,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将得到显着提高,从而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有效解决医疗器械产业总体仍呈现“生产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研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三、本土企业加快海外并购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医疗器械行业不断传出并购及被并购的声音,医疗器械企业在境内及境外的并购潮此起彼伏。仅2013年上半年即发生了3起大额并购,并购金额也屡创新高,大手笔的资金规模非常少见,无独有偶,这几起并购均是由国内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向国内外市场传递着:本土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并购,力图国际化、多元化的强烈的信号。

四、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全球独领风骚

与可穿戴电子设备相比,可穿戴保健和医疗市场的前景更值得关注。远程病人监视、现场专业医疗护理等都可以应用可穿戴设备。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

可穿戴设备同样引起中国科技企业和创业者的关注。盛大旗下果壳电子不久前率先发布了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四款产品,百度、小米以及一些手机厂商也纷纷推出可穿戴产品。可穿戴设备有望接棒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十年引领消费电子潮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穿戴式设备的身影,而且它们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检测睡眠,记录运动等。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也不甘寂寞,纷纷投入重金研发可穿戴医疗设备,比如移动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九安医疗首次“尝鲜”的可穿戴手表计步器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登陆欧美市场。

(责任编辑:孙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