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无论是面对肿瘤疾病、残疾、生理功能丧失还是死亡,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精神、心理和心灵上的障碍,而且这些心理障碍容易出现在各个时期,比如:当第一次做出癌症诊断时,活在确诊后的短时间内;刚开始接受伤害性治疗时;经过治疗失败时;第一次复发或转移时;死亡即将来临时,而且问题会愈来愈严重。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无论是面对肿瘤疾病、残疾、生理功能丧失还是死亡,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精神、心理和心灵上的障碍,而且这些心理障碍容易出现在各个时期,比如:当第一次做出癌症诊断时,活在确诊后的短时间内;刚开始接受伤害性治疗时;经过治疗失败时;第一次复发或转移时;死亡即将来临时,而且问题会愈来愈严重。
一般人们对癌症有几种不同的应对方式:(1)斗争精神:将癌症看作是一种挑战,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医疗,争取早日康复。(2)否认态度:否认癌症的诊断,或拒绝其不良的预后,缩小严重性,或盲目的乐观。(3)宿命态度:接受癌症诊断,采取听天由命,个人无能为力的态度。(4)无望态度:患者被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所吓倒,精神上处于崩溃状态,甚至想以自杀来接受生命的极端行为。对医护人员来说除了一种态度有着积极意义外,另外的3种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
1、癌症诊断后的心理照护
大多数患者在得知患了癌症或确诊后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并产生很多矛盾的情感,如否认、愤怒、恐惧、绝望、麻木等,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在与主治医生意见一致的前提下,耐心地做好一定的解释和宣教工作,不一定药勉强患者去面对现实或去抗争什么,但至少是能让患者的心情能够逐步安稳下来,并逐步理解诊断的含义。能够把诊断的意义解释清楚,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矛盾和情感不适。
2、癌症治疗中的心理照护
在癌症治疗时与患者讲明治疗的目的、简要的步骤、可能的毒副反应、大致的预后以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和自我养护等。如果有条件可以讲解一些癌症及其相关治疗方面的知识。在治疗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指导患者恢复自理生活,对于哪些害怕复发和转移的恐惧心理,应帮助癌症患者树立乐观、豁达、自信的精神,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或锻炼,积极提供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在实际应用时还可讲解一些患者所关心的生活问题,如饮食、生活起居等,并尽可能地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让患者能接受基本治疗,完成既定疗程。另外,在患者出现治疗反应时,一方面积极处理;另一方面悉心解释和指导,让患者能顺利度过难关,减少心理上的阴影,也减少心理作用对治疗产生的负面影响。
3、癌症晚期阶段的心理照护
大部分患者会走向晚期,也就是说从肿瘤的控制上是去了治愈的希望,这类患者往往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症状反应,如疼痛、虚衰、厌食、沮丧等,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需求庇护,这时医护人员应尽量对他们进行照顾和安慰,哪怕是细微的生理、心理,甚至是深灰需要,特别在病情迅速恶化时,协同家人一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这些是对患者最好的支持。此外,对于患者的家属和亲友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死亡教育及关注,因为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体力压力和经济负担,最后还要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也不容忽视。
总之,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对癌症患者的心理上的支持。加上精心护理,精湛技术,可以消除患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是做好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基本要求。诚然,心理问题的干预还涉及到许多社会因素,要结合整个社会的环境、人文的力量来一起完成对晚期患者的舒缓治疗。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