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比较重视高血压的治疗,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高血压的护理比治疗更重要。高血压护理是很关键的。只有做好高血压的护理,患者才可以康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患上高血压护理比治疗重要 ①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详情]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那么,就有必要进行合理地服药降压,不能操之过急地进行降压,那么高血压服药有哪些禁忌呢? 一、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详情]
治疗高血压 心疗药疗都不能少 季节交替之时,昼夜温差增大,白天热,早晚凉,这一冷一热,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多发或加重,各位身体较弱的朋友应及早做好秋季流行疾病的防范,才能减少疾病侵害,促进秋季健康,以下介绍两套秋季防治高血压疾病的方案:心疗法和药疗法,希望能帮助各位平安过秋。 所谓心…[详情]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是低盐,有适量蛋白质,有丰富维生素,低胆固醇及适量微量元素等。 (1)控制热能须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2)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类盐腌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油食品)脂,控制动物脑子、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详情]
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病,尽管有些高血压不能治愈但它能被有效控制。你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压,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都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达到降压的效果。 一、情绪不要过于激动 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压急剧升高,心率明显增快,心肌对供血、供氧的需求增加…[详情]
降压药需按时服用,不可间断用药,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这些耳熟能详的嘱咐是治疗的根本,把握住“平稳血压”是要点。 所谓平稳降压,就是通过合理用药,使血压平缓逐渐地下降,使患者逐渐适应,逐渐耐受,以避免血压下降过急过快而引起头晕不适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同时让24小时的血压保持在基本…[详情]
高血压≠高血压病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为18.66/11.99千帕或以下,高血压为21.33/12.66千帕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日在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21.3/12.7千帕(160/95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与高血压病还不能等同。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高血压为主…[详情]
盲目应用降压药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连带表现,如肾脏疾病(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狭窄),妊娠中毒症,颅脑疾病等。 有上述疾病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针对原…[详情]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情况有了新变化,如年轻患者增多,农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等。以下几点值得高血压患者慎重对待。 1.要弄清是否真是高血压: 这是首先问题。血压高与高血压病不等同。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大量吸烟或应用某些药物之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都可能增高。因此,偶而发现一次…[详情]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高的问题,它与动脉顺应性、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改变、凝血功能异常、内皮功能紊乱、肥胖、左室肥厚、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神经激素系统异常组成了高血压综合征。近几年把血脂异常、心率增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血症,也列为是高血压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也由仅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