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卒中后功能恢复后果的因素很多,以偏瘫为例,下列因素会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重要影响: 1. 部位 内囊后肢影响最大,同样大小和同样性质的脑损害如果发生在内囊后肢,引发的偏瘫最难恢复; 2. 大小 脑损伤体积的大小表明神经系统破坏的程度,破坏程度大的后果就严重; 3. 性质 就引发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困难程度…[详情]
临床上,步态训练有如下几点要求: 1.患肢能够负重达到体重的2/3以上; 2.动态平衡3级以上; 3,患肢要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的功能 不赞成对偏瘫患者做减重训练,原因是负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缩,提高患侧的本体感觉。减重训练对患侧负重和重心转移不利,如果负重不够,可先做负重练习。 对于步行训练是早是晚…[详情]
任何疾病从患病到治愈,都离不开康复;只不过有些疾病很轻微,康复过程不显现,而有些疾病很重,康复过程很漫长,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指导。比如脑卒中患者,我们经常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有患者上肢紧贴上身,而同侧下肢画着圈向前行走,这就是典型的偏瘫步态。 所以很多中风患者命保住了,但留下了很明显或很严重的后遗症,…[详情]
偏瘫是一个综合征,最多见于脑血管病,其次为脑外伤、脑肿瘤及脑手术等。病人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国外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研究。在脑卒中偏瘫的评价和治疗方面取得的功绩,被认为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历史性功绩之一。80年代引进我国。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详情]
脑中风患者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在家庭康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心理疏导。中风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详情]
脑中风患者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在家庭康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心理疏导。 中风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详情]
以往预防足内翻及足下垂方法首先患者在卧床期利用脚底木板或厚纸板,使足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后又进一步把脚底木板与弹力绷带并用,趁经2~3h换体位的机会以弹力绷带固定。 目前预防足内翻及足下垂的办法 (1)卧床期: ①改换体位,保持良肢位:2~3h施行一遍,为保持体位要准备坐垫、软垫、浴巾、枕头等,侧卧位时背部…[详情]
成人偏瘫患者65-75%的下肢行走功能是能够恢复的,但多出现前足抬不起来,走路时前足刮地,步履艰难,也易跌倒造成骨折或其他损伤。 怎么办? 由于近年来康复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那就是偏瘫患者下肢行走功能的重建。 怎么重建? 多数设有完全恢复的偏瘫患者,一般来说都需要为他们配备一个…[详情]
脑血管病老百姓称为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近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约有(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成了这类疾病最典型的特征。 而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详情]
小儿急性偏瘫对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急性偏瘫发作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发病的性质和程度、年龄、有无惊厥发作、瘫痪程度和治疗开始的早晚等因素。严重的急性偏瘫会令小孩有持续多年的癫痫发作,且难以用药控制,瘫痪也不易恢复,多有智力发育落后和行为异常。面对如此严重威胁小孩健康的疾病,当然越早治疗越好,目前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