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癌虽然历史悠久,但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进展则是近半个世纪的事。20世纪50年代治疗思路以破血消积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大样本的临床观察,但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不主张进行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新思路得以推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路则更开阔,方法更多,…[详情]
肝硬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是没有任何诱因,而导致的肝硬化,继发性肝硬化百分之八十是有乙肝大、小三阳转变而来的,20%是有其他病发症转变而来的,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在治疗上都应采取中医中药治标治本的优势。 治标就是通过用药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查,在药物的控制下只是看到肝功能及B超有好转的现象,而…[详情]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按我国临床观察,男性比女性多见。 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详情]
萎缩性咽炎(atrophic pharyngitis)常继发于萎缩性鼻炎,病因不明。主要病理变化为咽部腺体和粘膜萎缩。初起为粘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粘稠。继因粘膜下层为炎症所累,逐渐发生机化与收缩,压迫粘液腺及血管,妨碍腺体分泌及营养供给,致使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其病情长且不易治愈。 自觉咽部干燥,喝水解除不了干渴。…[详情]
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外伤引起的脉管炎、闭塞性静脉炎、静脉曲张、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等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病变。 一般情况下 ,静脉炎患者早期有走路时下肢酸胀乏力、麻木或晚间足踝浮肿等症状 ,严重者下肢呈褐色、瘙痒、脱屑、破溃 ,经久不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有麻木感、间歇性跛…[详情]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详情]
绒毛膜癌中医治疗方法:绒癌常用抗癌中药发石上柏、草河车、半枝莲、喜树、白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穿心莲、山豆根等。 (1.绒癌初期无转移时所用方药 鸡血藤25g,当归15g,赤芍15g,苏木10g,桃仁10g,红花3~5g,丹参25g,五灵脂10g,蒲黄10g,草河车2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金银花20g。 2.绒癌各期均用方药 …[详情]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生理性的退化现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但在老年人出现耳鸣等早期症状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以减慢其听力减退的速度,延缓其病情的进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用药治疗与不用药治疗,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通常,治疗老年性耳聋的原则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由于一些全身性…[详情]
辨证分型治疗 1.风寒湿证: 主症:症状较轻,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痛处冷或如湿状,或疼痛无定处,晨僵,常因天气变化而加剧,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逐湿。 治疗秘方:风湿性多肌痛1号。 2.邪郁日久,化热伤阴证: 主症:周身上下疼痛沉重,胸闷不适,甚则发热, 口干口苦,局部关节或有红…[详情]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妇科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它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就可引起,在临床上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很少伴有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者。 至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