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止血。以足太阳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承山 次髎 二白 长强 配穴 便秘者,加支沟、大肠俞;脾虚气陷者,加脾俞、百会。 操作 诸穴均针用泻法,脾虚气陷者宜用补法,可灸。 方义 承山、次髎均为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别自承山穴处上行入于肛中,故取之用泻法,既能调理膀胱气…[详情]
痔疮是常见疾病,痔疮怎么治疗最好?中医如何治疗痔疮呢?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哪些? 痔疮食疗3法 方法一:取2个柿饼和10克黑木耳。放人少量的水中煮烂,然后当做点心食用。此方法尤其适合大便干结、痔疮出血的患者。 方法二:香蕉树和猪肠。取香蕉树芯适餐和300克猪大肠头。加入适量的水煮熟服用即可。此方法较适合…[详情]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 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详情]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脂肪肝,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 用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等中药进行防治。因为这类型的人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详情]
中医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主要有4种辨证与分型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仅供参考) 湿热阻滞 系湿热蕴结、肝失调达、疏泄失职所致。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化痰,可用舒肝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黄柏10克,茵陈20克,虎杖15克,金钱草20克,枳壳15克…[详情]
随着我国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相对滞后,脂肪肝的发病逐年升高,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一大肝病。为提高公众卫生保健知识和对脂肪肝危害的认识,通过自我保健和对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来控制脂肪肝流行。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原及解毒等重要机能。肝与脂肪…[详情]
脂肪肝是指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肥胖、酒精中毒和糖尿病为其三大病因。一般认为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及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不平衡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加或氧化减少所致 。 脂肪肝以右肋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详情]
正常人肝脏内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重的2%~4%。在正常情况下,脂肪在人体内合成、分解、储存与转运呈动态平衡,肝脏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致使过量的脂肪聚积于肝脏,并超过肝重的5%以上,于是形成了脂肪肝。病情轻者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病情重者可出现肝肿大,肝区闷…[详情]
当脂肪在人体内不能被消耗利用,脂肪将堆积于肝细胞内而成为脂肪肝。脂肪肝最终会向肝硬化转变,所以治疗脂肪肝可以截止脂肪肝向肝硬化转变。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有独到的特色,下面小编就选两方以供大家参考。 中医治疗脂肪肝药方: 一、降脂复肝汤 首乌、丹参、山楂、益母草、菊花、白芍、草决明、柴胡(醋制)。 本方…[详情]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恶性肿瘤更是存在着来势凶猛、难以觉察、逃避免疫监控等特性。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之首,其杀伤力、致死率居高不下。我国的中医药理论基础雄厚、用药广泛,只要辨证合理用药,确有良好的疗效。主要表现在: 一、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详情]